#皰疹後神經痛 Post-Herpetic Neuralgia (PHN)
FSM再次得分!
72歲伯伯,半年前COVID確診後胃口一直不好體力不佳,三個多月前帶狀皰疹發作在右臉,口服藥也吃了點滴也打了,但是臉部持續的麻癢和小螞蟻在爬的感覺,讓伯伯夜不能眠,只好每天多喝半瓶威士忌壓壓驚,沒想到一個月喝下來發生急性胰臟炎,住院檢查發現肝硬化、腎功能也不好(CKD stage 3)。伯伯的lyrica需要減藥,醫師也告誡伯伯不能再去藥房隨便買藥吃了。Q_Q
女兒看到報導說FSM可以幫助皰疹後神經痛,就帶著爸爸媽媽從新店坐一個小時的計程車來到診所。這是典型的皰疹後神經痛,而且發作時間不算太長,concussion + PHN protocol 治療30分鐘,伯伯就說小螞蟻都跑走了! 還一直問我們有這麼快的嗎? XD
伯伯說原本的不舒服大概有10分 (我覺得應該是有點誇飾,伯伯可能只是想表達麻癢到不能睡覺真的很不舒服 ^^;),治療30分鐘竟然就完全消失了! (VAS 10 -> 0)
以目前我們帶狀皰疹和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經驗,這位伯伯算是治療效果很好也反應很快的,可能是因為情況相對單純,病程也不算太久。經驗上,PHN病程越久就會越難治療,有些時候可能還合併了神經沾黏、中樞痛覺敏感化,甚至同時合併了椎間盤或其他的神經壓迫問題。(我們也有碰過原本懷疑皰疹後神經痛,但FSM只能改善1/3,就讓病患也去復健牽引治療椎間盤問題又改善1/3,再做FSM處理剩下的1/3。)
但。是。。我們也有聽過做了十幾次PHN都沒有改善的"皰疹後神經痛"...... ^^;;;
其實這些年來使用FSM的經驗,做三次都沒有任何進步,就不應該繼續做一樣的protocol了。
這時應該要做的事是去重新鑑別思考診斷是否正確,檢視機器設定操作是否正確,或者是否還有其他造成症狀的因素沒有解決。
FSM有時候好像聽起來很簡單,或許有一部分情況用pre-programmed protocol就可以輕易搞定。但FSM有時也很需要耐心,因為當病情複雜的時候就需要一層層的剝開洋蔥,抽絲剝繭找出最核心的問題。共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