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發性慢性疼痛,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只專注於四處滅火,而必須考慮「系統性因素」,例如體質、營養、毒素。事出必有因,當情況反覆發生,或許就代表需要更深層的思考!
這位患者常常關節疼痛,特別是吃了痛風餐後容易發作,抽血檢驗尿酸值高達10mg/dL。痛風是相當合理的診斷,而患者在飲食衛教與降尿酸藥物的控制下,尿酸值已經降至5.2,可喜可賀!
But!關節痛的發作次數減少了,卻偶爾還是會出來作怪。發作的關節痛使用各種40/都沒有反應,相當蹊蹺🤔,而且使用55/ Mecury時反而很快有效果🤔🤔🤔
在醫師的建議下,檢驗重金屬毒素,證實了原來病患的汞數值過高 🥹🥹🥹
患者沒有銀粉補牙,但就是喜歡吃海鮮。以為尿酸值控制得不錯就偶爾破戒,或少吃蝦蟹改為選擇較為中普林的魚類,殊不知重金屬汞正不知不覺的累積在身體中造成傷害。
很有趣的是,在之前曾經測試過16,60/ metallic toxin並沒有很明顯的反應。或許對於重金屬或毒素的頻率,越精準越好,而一般性的毒素頻率測試並不能作為排除條件喔!